浏览: 日期:2020-05-18
继《摔跤吧爸爸》之后,今年印度电影又出神作,豆瓣评分8.2,IMDb评分8.0,就是近期口碑人气最高的印度电影《起跑线》。
对,就是那句为人父母耳熟能详的’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’的那条起跑线。
这一次,作为同样人口大国、教育资源紧缺的印度,把踩着这条线的残酷现实赤裸裸撕给你看。
主人公拉吉夫妇是靠自己奋斗实现阶层跨越的新中产。
男主人翁拉吉原是学徒,做设计,开店,完成了原始积累,并一跃到富豪阶层。最重要的是,他娶了貌美如花的妻子,生了个可爱的女儿,妥妥’人生赢家’的标杆。
然而这种扬眉吐气遇到孩子上学问题时,突然就泄了气。
妻子很早就开始思考教育问题,如国内一样,印度也讲究’学区房’。 为了教育,拉吉夫妇做的第一个牺牲:
离开熟悉环境,一掷千金,在富人聚集区买了房子。
为了进入上流社会圈层,夫妻俩组活动搞派对,表面一团和气、宾客皆欢,但事实是——
在舞会上热情地晃动屁股,被认为不体面,得到大家心照不宣的嘲讽;
餐桌上礼仪知识不精通,也暴露了出身。
钱不是阶级的全部,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对这个问题有一句深刻的台词,黛西的丈夫汤姆·布坎农嘲讽把家变得金碧辉煌的杰伊·盖茨比——
’表面上我们相同,但实际我们不同,我们是蓝血的(贵族自称蓝血),你永远不是。’
这种隐形的差异,使得他们的孩子在上学问题上,面临各种羁绊和煎熬——
孩子们是天生的外交家和势利者,他们自觉抱团,排斥拉吉的孩子。
到了升学考试,这一切变得更加严重。
面试是要排号的。拉吉大半夜就去排队,结果漫漫长队,直到第二天中午也不见挪动位置。
为应付面试,夫妻俩花钱去参加’精英父母培训’,由里到外,从言行到着装进行’整容修葺’。目的只有一个——
看起来跟拥有蓝血的父母们一样。
他们甚至开始迷信,把希望寄托在未知力量上。
如此费尽心力,结果却铩羽而归。
孩子落选,理由是:爹妈没有受过良好教育。
补充一个背景,印度所谓的’良好教育’仅限定在优质教育资源聚集的’私立学校’。
而如拉吉夫妇俩一样从小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普通人群,直接被划归为’爹妈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’。
看到这里我简直倒吸一口冷气,我就是那个从小没读国际幼儿园,没有留学背景,没有去到常青藤大学的’没有受过良好教育’妈妈啊。
太扎心了。
和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,为了孩子的教育,拉吉夫妇绞尽脑汁,正门走不进,那就曲线救国,走后门。
政府为了保证贫困孩子受教育权,私立学校有25%的名额留给贫困孩子。
迫于媒体曝光,审查制度的严防死守,拉吉一家为了在这25%中抢到名额,直接搬到贫民窟生活。
于是他们接触到底层社会被逼无奈的生存智慧,没有有机食品,放弃汽车代步,告别首饰……
去接纳’贫穷的艺术’。
审查后,拉吉的孩子成功入选,但仍要上交不菲的活动费用。
原来,所谓的免费也只是免学费,总有其他名头让你拿钱才能顺利入学。
就像《天才枪手》中的学霸女主一样,纵使你再优秀,也要交出几十万的’赞助费’才能踏过’贵族学校’门槛,在贵族学校,学费只是最低的门槛,那些隐形的……
置装费、伙食费、交通费、国际夏令营交流费、马术课程费、冰球课程费……
才是真正的重头。
在整个过程里,最让人难忘的一幕是,贫民窟父母的真诚、乐观和善良。
热心的邻居对拉吉一家真实情况一无所知,还拿生命去碰瓷儿换钱帮助拉吉的孩子入学。
却未曾想,就是这一家’假’贫民,竟然抢走了自家孩子的名额。
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拉吉的内心,挣扎再三,他做出了让人难以相信的决定,整部电影也在这个决定里升华,让人去反思——
教育的意义,究竟是为了什么。
而另一面,当初靠这一政策福利从贫民窟走出来爬到现阶层的校长,却变成冷漠,自私的成年人,道出了扎心的真相:
同样名额,招贫困家庭学生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呢?
贫困生进入班级也不会顺利融入,要面对的还是被孤立排挤。
这部电影给我触动极大,是因为,中国家长在教育面前的众生相,居然被一部印度电影拍出来了。
阶层固化,寒门再难出’贵’子,教育鄙视链、八百万学区房……
在教育这件事上,谁不是一边劝自己’顺其自然’,一边’焦虑至死’?
电影里提到的阶级问题,公立学校还是国际学校的问题,我一直都在思考。借这个片我分享一下。
重新定义资源,做一个认知上的裁判。
拉吉妻子一开始坚持送孩子学英文,念私立学校,就是因为连语言都成为划分阶层的标准,精英阶层孩子说英文,说印地语的孩子无法和他们做朋友。
熟悉吗?国内的鄙视链,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不和没英文名的做朋友,假期去欧美夏令营的鄙视去东南亚自由行的,在家看原版迪士尼的鄙视看喜羊羊灰太狼的........
你可以生气可以觉得不公,但,教育资源的不公平,客观的确是存在的。
而优质教育和医疗,的确是稀缺资源,彻底的教育平等,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,包括发达国家欧美,要正视它。
以及,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于精英阶层,这也是事实。
就像今年北京高考状元所言,在北京从小到大占据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,父母又都是高级知识分子,各方面优越条件下,考状元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理所当然。
重新定义阶层,做一个认知上的裁判。
片子有一幕很好笑,细想却让人难受。
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生活的邻居告诉他们,之所以深谙’贫穷的艺术’,因为他们的爷爷是穷人,爸爸是穷人,自己也是穷人。
然后,有钱了,一切就好了吗?电影最深刻的就是揭示了,富一代是多么艰难。
为了’求学’而辗转于社会三个阶层生活的拉吉一家,既无法进入上流社会,也无法融入底层生活。
被夹在中间的新中产阶层左右为难,没有归宿感,举步维艰。
那奋斗就没意义了吗?我反而觉得,正因为如此,我们自己更要奋斗,而不是拼了全力,押上所有赌注,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。
我们今天吃的苦,只不过这些孩子们的爷爷奶奶,提前吃了而已。而这些孩子的父母,一般也在身体力行,’比你拼的父母比你更努力’——
躺在鸡汤里,假装岁月静好,是没意义的。教育是什么?闭上嘴,抬起腿,示范你的人生路。
重新定义成功,做一个认知上的裁判。
给孩子寻找适合的大环境,不是最好,而是适合。因为一个环境,可以成就一种人;也可以毁灭另一种人。
为了孩子建立最重要的小环境,家庭环境。影响他一生最大的,永远是父母本身的价值观,关系,以身作则的能力。
我不会因为没有让孩子去成国际学校,感到失败。因为我很清楚,阶级提升,本来就不是一代该完成的事儿。
不要跟别人比,要跟自己比。终其一生,你站在了比出生和起点好的地方,你就没有辜负自己,更没有辜负孩子。
所以我建议大家看看电影的结局——
拉吉是如何重新建立了内心的秩序,重新定义了成败,重新帮自己和孩子,看清楚生活和奋斗的意义。
教育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
我个人认为——
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,找到生命的热爱和价值,这一点,任何标签都不能取代。
价值观不健康的孩子,就算进了常青藤,40岁以后的中年危机反而比一般人严重,因为信仰的迷失,和成就感的落差。
社会上,对外卖小哥,快递员唾骂、甚至拳打脚踢的’社会精英’还少吗?
霍老爷说得好,’穷人才追求稀缺物,而精英追求永恒之物,即美德、责任、真理。精英并不是按照收入、学历、职业地位被划分成某一群体的那些人,而是那些决定追求幸福、追求实现幸福社会的人。’
但当我们理解了教育的真正意义,就不会再被过度焦虑所绑架,更不会把自身夙愿的未完成转嫁在孩子身上。
’教育的资源’是有寡众的,但’教育’本身不分阶层。
是人心有了执念,才出现了贵贱。